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以下是对《方案》的详细解读:
一、背景与意义
当前,我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然而,消费潜力释放仍存在一系列障碍问题,如居民收入增长不平衡、消费环境有待优化、优质供给不足等。因此,《方案》的出台,对于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目标与原则
《方案》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打开消费市场新空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向更加注重消费转型。
三、重点任务与举措
《方案》部署了八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具体举措包括:
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
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快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强化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
促进农民增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加快推进落实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对拖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
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
提升医疗养老保障能力: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动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
保障重点群体基本生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或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
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加大家政服务培训力度。
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审批流程。
推动冰雪消费:启动实施冰雪旅游提升计划,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
发展入境消费: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口岸开设免税店,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强化消费品牌引领:聚焦商贸、物流、文旅等服务领域,分类制定提升服务品质政策,打造更多中国服务品牌。
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品质电商,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
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加强消费维权和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
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清理不合理限制:及时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完善支持政策
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将促消费同惠民生、补短板结合起来,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
四、影响与展望
《方案》的出台,将为我国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的实施,有望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减轻居民支出负担,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同时,优质供给的扩容和消费环境的优化,将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
展望未来,随着《方案》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地见效,我国消费市场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将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预测、图表、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
如有内容图片侵权,立即删除。
关注我们,每天医疗行业资讯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