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房产中介自媒体成为购房者获取房源信息、了解楼市动态的重要窗口。然而,近期这一领域乱象频出,虚假信息漫天飞,严重干扰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为还房产信息一片净土,多地纷纷亮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走进房产中介自媒体的世界,虚假信息如同杂草般肆意生长。部分不良从业者为吸引眼球、快速获客,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炮制出令人心动的完美楼盘文案,声称房源处于城市核心区域,坐拥顶级配套资源,样板间房型优越且价格诱人。可当购房者满心期待深入了解时,却发现楼盘具体位置与名称如同谜团,难以揭开。更有甚者,将外省甚至外国的楼盘伪装成本地楼盘,用拼凑的视频、虚假的价格和房源信息来欺骗消费者。比如上海某房地产有限公司自媒体账号,将网络视频和其他无关房源视频剪辑,制作 20 余条虚假房屋视频,利用 “公寓、大平层、不限购” 和超低价等误导性描述作标题发布,一条视频就收到 51 名平台用户私信咨询,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除了虚假信息,装专家、制造楼市焦虑也是常见乱象。一些自媒体罔顾事实,随意编造 “弃房断供家庭数量” 等数据,用 “房地产真的要死在 00 后手里” 等夸张标题博眼球。这些虚假内容误导公众对楼市的认知,在无形中渲染购房恐慌情绪。购房本是人生大事,购房者需要基于真实准确的信息做出理性决策,而这些自媒体的误导,让本身对房市了解甚少的购房者决策之路布满陷阱。长此以往,整个房地产中介行业也陷入负向循环,行业口碑变差,吸引不到高素质人才,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降低,行事愈发没底线。
面对这些乱象,各地积极行动起来。7 月 19 日下午,巴彦淖尔市住建局联合市区两级网信办、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对当地 9 家房地产经纪机构负责人、7 名房地产领域新媒体博主进行集中约谈。市住建局阐释房产中介管理政策规定,要求规范经营、加强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市委网信办通报违规案例,宣传解读《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市公安局通报打击谣言工作情况,警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临河区小学、初中招生服务片公布后,针对学区划片问题,市住建局再次召集相关房产经纪机构负责人开会,规范新媒体博主发布的自媒体信息,严禁发布扰乱市场与房屋销售无关的信息。
上海也在整治行动中发力,某区执法部门对违规中介公司和自媒体账号管理者分别作出罚款人民币 3 万元和 1 万元的处罚,并将依法移交房屋主管部门取消该公司网签资格,彰显《广告法》和《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的严肃,震慑违规者。三亚、阜阳等二三四线城市,也针对房地产领域的虚假宣传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整治房产中介自媒体乱象,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行业自律也至关重要。行业应建立严格的准入门槛与规范准则,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与管理。购房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不能被博眼球的标题和虚假承诺所左右,要通过多渠道核实信息,咨询专业人士,避免陷入虚假信息的陷阱。
在乱象丛生的环境下,也有一些坚持说真话、发布真房实价的房产中介自媒体脱颖而出。以上海某主打中低端二手房交易的中介视频号为例,该中介从独特的 “跳电瓶车” 场景吸睛,之后将所有踩盘地的房源信息全部透明化,楼层、小区、房价等关键信息清晰展示,从不遮遮掩掩,与热衷于玩 “私聊” 钓鱼套路的房产中介自媒体形成鲜明对比,如今已成为沪上顶流房产中介视频号之一,每天都能促成交易,收获良好口碑。这也证明,只要坚守真实与诚信,房产中介自媒体同样能获得市场认可。
房产中介自媒体乱象的整治之路任重道远,但随着各地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一领域将回归正轨,为购房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房产信息服务,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