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的净利润率!当互联网大厂还在为“降本增效”焦头烂额时,携程闷声发大财,一举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拼多多都得靠边站,这钱到底赚得有多“狠”?
“暴利”从哪来?
2024年,携程全年营收533亿元,净利润172亿元,净利率高达32%。对比腾讯同期净利率不足30%,拼多多62.96%的毛利率也被甩在身后。就连以高毛利著称的奢侈品牌LV(毛利率65%-70%),在携程面前也成了“小弟”。
佣金争议:酒店跌倒,携程吃饱?
携程的“摇钱树”是酒店和机票业务,贡献了78%的营收。尤其是酒店预订,中高星酒店佣金率高达8%-10%,占总收入70%以上。但酒店业却叫苦连天——2024年行业平均房价、入住率连续三季下滑,华住等连锁品牌净利润仅30亿元,不及携程的零头。
“嫌佣金高可以不用啊!”看似公平,但现实是:携程手握高星酒店资源,商旅用户占比超50%,酒店想赚钱就绕不开它。有酒店老板直言:“携程抽佣超过10%,但不上平台,连客人都拉不来!”
放贷成“隐形印钞机”
更隐秘的利润来自金融业务。2024年,携程的“拿去花”“信用贷”等产品收入达46亿元,同比增长超30%。用户投诉却爆了雷——黑猫平台累计投诉超1.4万条,暴力催收、年化利率高达18%的争议不断。同程旅行旗下金融业务甚至被央视3·15曝光“套路贷”。
成本压到极致,员工“卷”出新高度
携程的毛利率常年稳居80%以上,2024年营业成本占比仅19%。财报轻描淡写称“竞争力劳动成本”是主因。翻译成大白话:人效高、工资低。AI客服日均省下超1万小时人力,相当于砍掉1000个岗位。
能躺赚多久?
高利润率背后,危机四伏。酒店业集体“去OTA化”,华住、万豪等力推自有渠道;美团靠低佣金抢走下沉市场,抖音用直播“杀”入高星领域。更棘手的是“大数据杀熟”标签难撕——用户投诉量超8万条,官司败诉、监管点名接踵而至。
携程的“暴利神话”,究竟是商业模式的胜利,还是行业生态失衡的缩影?当酒店、用户、监管的三重压力袭来,这位“利润之王”还能笑多久?
(个人观点 一家之言 兼听则明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