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针对虚假宣传、发布违法广告、使用过期药品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并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以下是一些苏州医美机构因被举报牵连多项违规而被处罚的具体情况:
一、使用过期药品及虚假宣传
案例概述: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后,对某门诊部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机构存在使用过期药品以及通过虚增交易次数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
处罚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责令该机构改正,没收违法药品,并处以3万元罚款。
二、使用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及未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
案例概述:常熟市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某公司使用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的麻舒痛乳膏药品,且未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
处罚措施: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常熟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药品,并罚款5万元。
三、发布违法广告及医疗用毒性药品广告
案例概述:太仓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某公司展开调查,发现该公司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广告,且发布了医疗用毒性药品广告。
处罚措施: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太仓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其改正,停止发布广告,并处以6万元罚款。
四、未按规定冷藏贮存医疗器械
案例概述: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某门诊部未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温度对医疗器械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进行冷藏贮存。
处罚措施:该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昆山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其改正,并处以1万元罚款。
五、虚构交易记录进行虚假宣传
案例概述:相城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某公司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通过虚构交易记录,虚假宣传医美服务项目实际成交数量。
处罚措施: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相城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其改正,并罚款1万元。
六、发布违法医疗广告、假冒专利证书等
案例概述:姑苏区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苏州芳华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存在发布违法医疗广告、假冒专利证书、经营无中文标签化妆品、使用过期药品的违法行为。
处罚措施: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姑苏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药品和化妆品,并罚款19万元。
七、未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及经营无标签化妆品
案例概述:苏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苏州高新区瑞希美臣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开展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未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经营无标签化妆品、未履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等违法行为。
处罚措施: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苏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药品和化妆品,并罚款7.5万元。
八、使用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
案例概述:苏州工业园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线索对苏州工业园区妘芮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开展调查,发现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使用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且未落实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处罚措施:该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苏州工业园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其改正,并作出警告、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此外,昆山地区的多家医美机构也因未按规定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使用未取得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的医师为患者实施手术等行为被处罚。这些案例表明,苏州市场监管部门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也日趋严厉。
综上所述,苏州医美机构被举报牵连多项违规被处罚的情况多种多样,包括使用过期药品、虚假宣传、发布违法广告、未按规定贮存医疗器械、未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和化妆品等。这些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医疗美容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时应保持理性,选择正规机构,并保留好相关凭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医美机构也应加强自律,依法合规经营,共同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