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一片涨价声中共享充电宝行业,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据媒体报道,1元1小时的充电时代已不复存在,目前已涨价到2-3元/小时,部分高达5元、8元的情况也开始出现。有充电宝厂家透露:每个共享充电宝成本不到30元,可循环使用300次到500次。低成本加上使用频繁,可见这背后其实是一门暴利的生意。
我们看一组名词:"滴滴专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简直是这几年的明星项目大集合有木有。不过每一种模式出来的时候都或多或少被攻击为”伪需求”之类,大家都感觉现在这资本和创业者都特么疯了,有那么多可共享的嘛?
我们再看一组词:”自来水,出租车,饭馆,青楼【捂脸】”,这些行业,长的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短的也有百十来年历史,已经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物(青楼没去过总经常听说吧)。那么问题来了,此时如果谁对你说:”自来水就是个伪需求,大家自己挖井打水喝多好。”,你一定会觉得他神经病。
可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又和自来水有什么区别呢?自来水的本质上是自来水公司打了一口超大的井,把水集中开采出来,再批发给用户,用户以前花钱雇人挖水井,现在改按吨交水费。实际上他是由”挖水井”变成了”租水井”。
现在流行的思维是”一年充个100次,一个充电宝都买回来了”,”一天骑两次,半年就够买辆自行车了”等等,以此来证明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成不了。
校长认为,现在已经不会有人去计算一年交的水费够不够打一口井这种蛋疼的问题了。因为自来水带给大家的并不是经济上的合算,而是免去了”挖井,维护,打水”这类对时间精力的消耗。同理,共享单车带给大家的是免于”购买,维修,人车绑定”所消耗的时间精力。充电宝带给大家的是免于”购买,携带,充电”所消耗的时间精力。至少校长是愿意每天花2块钱去骑个只值200块钱的自行车的,也愿意每天花1块钱去用个50块钱的充电宝。这个时代,时间最宝贵。
有一句话叫做"连接大于拥有”,当一种商品极大丰富了之后,人们就倾向于过上随处可以获得它的生活,基础设施化就成为了必然,而基础设施化是不可逆的。现在的”万物共享”大潮实际上就是一轮商品基础设施化的前奏,一切才刚刚开始。这不是共享雨伞也出来了吗?以后很有可能咱们出门也不用带伞了。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共享充电行业是基于人们需要便携充电服务需要诞生的,旨在提供便利与效率。违背这个愿景的行为,是在给自己挖坑。
共享充电厂商掌握的资源是生产产品的能力,但无法真正掌握渠道,线下渠道的打通比线上要难上百倍,等于又要回到传统经销时代,各家拿出大价钱大力气来争取优质点位,而渠道商在收割吸血,最终的成本还是要回到消费者身上。
我倒是觉得与其大搞打天下,倒不如化整为零,转型为共享充电宝技术和产品提供商,直接面对B端商家销售。
这样的好处是不会过度人为制造需求,商家普遍清楚自己店的流量情况能够切实严格控制成本,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同时平台自己也可以收集充电数据,资金压力会小很多。
“三电一兽”在这几年目标主要在一二三线城市,其实三线以下的城市同样也有机会,充电需求跟三线以上没什么不同。
作为巨头的美团第三次重启共享充电业务,说明美团真的很想要这块肉,也避免共享充电厂商去抢自己线下资源。美团如果真的认真做,管他什么上沉还是下沉市场,铺货能力没人能比得上,是这个行业很大的一个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