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层面
完善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出台配套的细化政策和激励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
制定标准规范:建立统一的制造业数字化标准体系,涵盖数据格式、接口规范、安全标准等,解决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促进不同企业、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技术支撑层面
突破核心技术:集中优势资源在芯片、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 “卡脖子” 领域重点发力,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 5G 网络和千兆光纤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算力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应用。
企业层面
制定转型规划: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规划,确定转型目标、路径和实施步骤。明确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领域和优先顺序,分阶段、分步骤推进转型工作。
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创新联盟或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鼓励企业内部开展创新活动,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加强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和引进数字化转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开展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员工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同时,企业可以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急需的数字化人才。
服务保障层面
培育服务生态:鼓励和支持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的发展,培育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和行业经验的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咨询服务机构等,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强化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创新服务模式,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发适合数字化转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等。设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如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循环,推进新型工业化等。